ballscrew

觀念平台-人、機器、機器人

人工智慧引發大量工作形態的轉變,以及大量工作的流失,已為全球貧富不均的問題帶來更嚴峻的治理考驗,制度創新是眾人引頸企盼,卻有待集聚生態系統的每個細節,缺一不可地全面提升所完成的數位轉型。企業內的人力資源部門雖然四處尋覓因應的可能性,但莫衷一是的紛亂現象迄今未明。更嚴苛的是外部總體面的無感,對邁向下一個社會的對話不足,隱然構成未來社會的結構風險。


自動化機器人。圖/本報資料照片

許多新興的制度挑戰都在大量數位轉型後逐漸浮現。僅列舉近來接觸到的兩個案例,凸顯我們有待致力前瞻未來制度的壓力。第一個案例是寫作機器人。由於數位匯流造成出版業與媒體業均感受到強大的轉型壓力,近來常常在社交群組中看到電視新聞「出槌」、錯得離譜的新聞稿件,一方面可卸責給上稿的工讀生(產學合作的另一暗黑篇)、另一方面又反映出當前媒體業的慘烈競爭。

Amazon這些年推出了不少令人驚豔的新模式,Jeff Bezos在一片譁然中收購了華盛頓郵報,改以人工智慧為書寫動力改寫新聞與出版的產業鏈,掀起了一波又一波的媒體革命。這股變革也擴散、衝擊著台灣的業者,個人曾參與的政府計畫審查中即包括媒體欲以機器人寫作取代傳統記者與編輯的功能,這些策略投資自然引發長久以來靠爬格子的知識工作者一片恐慌。曾問好友、著作權大師章忠信博士:「有沒有間接創作的著作權?」回答是目前沒有。目前沒有、不表示未來不會有,因為人創作了機器人、機器人的書寫取代了人既有的創作工作,人藉由所創作的機器人從事的創作(有點繞口令),該如何規範人、機器人與著作權間的社會契約,這絕非科技進展所能解答的。

第二個案例是機器人需要繳稅嗎?這個問題出現在逢甲大學校內的一個為探索未來所設立的Line群組中,是社會學家翟本瑞教授po上來、貢獻的歐洲議題。歐洲在許多社會變革中依然執世界之牛耳,迥異於美國商管學術論文的條次分明,歐洲論文既臭又長,作者多在炫耀其深厚的文化底蘊與複雜的邏輯辯證。稅和貨幣構築的國家基礎,不僅涉及國家財政與社會建設,也涉及國際競爭的稟賦強度。固然「萬萬稅」是世界上多數人的怨嘆,但這種怨多停留在沒有移動能力者。跨國間稅務法規的落差形成了資產配置的創新與商業模式的規劃,這些現象近期在稅改中試圖拉齊,源自於當前各國政府都窮(中國大陸可能除外),從中爭取更多財務資源以利國家建設。機器人的創作若出現智慧財產權,機器人繳稅應該就不會是令人意外的新聞。產權與納稅是資本主義的關鍵,制度是否造成有溫度的人不敵有智慧的機器人?未來的M型社會可能會出現人與機器人、一邊一國?有錢的機器人如何理財?機器人若逃稅,可能就要比國稅局的運算是否比機器人的雲端運算更強大。更進一層的想像是,設計那些演算法的「人的智慧」如何與被發展出來的「人工智慧」鬥法?這些玄幻的想像宛若小說,卻有待更多社會制度的規範,有待哲學思辨、社會實踐與法治辯證加以釐清。

個人電腦、智慧型手機與服務型機器人次第進入我們的生活,工具機、機器手臂隱身於工廠中服務了生產活動,這些機器,過去似乎都被動地服務我們的福祉。但未來物聯網上傳的訊號在數學模型中逐漸發展出了智慧,再從雲端重返人間,當智慧主動出擊時,人類面對的並非科技的挑戰、而是社會的挑戰,從存在、意義、關係、到制度在創新中面臨全面重新檢視與定位。因產業變遷而消失的工作、因價值難以競爭被壓抑的薪資、因科技迅猛發展而被顛覆的社會結構,一代又一代的人如何培養數位素養,將是數位轉型的關鍵議題。數位素養(Digital Literacy)包括APP、程式語言、物聯網、人工智慧,也包括在全面數位化社會中的心理狀態、人際關係、社會契約、國家定位與人類永續。台灣人若不盡快補修人文社會的學分,進步的動力來自科技,而混亂的根源亦然。人、機器、機器人錯綜復雜的關係治理,將是未來產業與社會競爭力的關鍵。

我們使用 cookie 以優化網頁。請閱讀並同意我們的 隱私權保護政策同意